鹿特丹港罢工危机升级,约700名负责船舶及码头集装箱绑扎作业的货运工人发起罢工,原定48小时停工被无限期延长,导致港口集装箱装卸业务全面停滞。
受此影响,集装箱船无法装卸货物,超60艘船舶在海上停泊等待,其中约20艘为等待绑扎工人作业的集装箱船。虽鹿特丹法院下令罢工至周一早上7点后工人须返岗处理积压货物,但实际状况未知。
此次罢工给鹿特丹港带来“破坏性极大”的冲击,同时,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引航员也罢工,加剧区域供应链不确定性,若局势恶化,欧洲物流网络或面临瘫痪风险。
“无限期罢工”,物流面临瘫痪
近期,鹿特丹港陷入罢工危机,局势不断升级。负责船舶及码头集装箱固定与释放作业的约700名货运工人(绑扎工人)发起罢工,原定48小时的停工期限被无限期延长。自周三下午罢工开始,鹿特丹港集装箱装卸业务全面停滞,通常每天有三到四艘集装箱船抵达,目前超60艘船舶在海上停泊等待,其中约20艘是等待绑扎工人作业的集装箱船。
此次罢工对鹿特丹港“破坏性极大”,若局势进一步恶化,欧洲物流网络或面临瘫痪风险。与此同时,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的引航员也因养老金纠纷发起罢工,加剧了区域供应链压力,安特卫普、泽布吕赫和根特等港口出现排队现象。鹿特丹的罢工还导致集装箱运输量大幅减少,大量集装箱堆积在内陆码头,无法进行内陆运输,转港也更加困难。
最新进展显示,鹿特丹法院部分暂停了绑扎工人罢工,法官下令罢工持续至周一早上7点,之后绑扎工人必须返回工作岗位处理港口积压货物。不过,若谈判进展不顺利,谈判未能达成解决方案,他们可以在10月17日星期五早上7点再次罢工。与此同时,双方须努力达成妥协。FNV工会和捆扎公司ILS和Matrans于周日再次会面,试图达成集体谈判协议;如果谈判双方到周五仍未达成协议,则当天晚些时候可能会举行第二次听证会或做出法院裁决。
罢工原因主要在于工资分歧。FNV工会最初要求在自动通胀补偿的基础上再加薪7%,后略微下调至6.5%,而雇主ILS和Matrans认为增幅过高,此前曾提出每年分别增加4%和6%的工资,还曾将此次停工描述为“毫无道理”且“极具破坏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