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运市场进入传统旺季近两个月时间,运价却依然持续下跌,至今未出现回升迹象。
根据上海航交所8月2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,SCFI指数上周下跌44.83点至1415.36点,周跌幅为3.07%,呈现11连跌态势。四大远洋航线均持续下跌,其中欧洲线跌幅最大。
上周,远东到美西线每FEU运价下跌115美元至1644美元,周跌幅6.54%;远东到美东线每FEU运价下跌106美元至2613美元,周跌幅3.89%;远东到欧洲线每TEU运价下跌152美元至1668美元,周跌幅8.35%;远东到地中海线每TEU运价与之前一周下跌54美元至2225美元,周跌幅2.37%。
而在近洋线,远东到日本关西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上升1美元,为314美元;远东到日本关东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下跌1美元,为323美元;远东到东南亚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下跌8美元,为398美元;远东到韩国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上涨1美元,为139美元。
业内人士表示,欧美主要航线货量不足,加上集运公司没有积极控舱,像马士基、赫伯罗特组成的双子星(Gemini)联盟在主要航线几乎零停航,以保障运量、维持市占率优先,欧洲线还有加班船抢货,这些因素都在加剧运价下行压力。
目前集运公司在美西线死守成本线,每FEU运价约1550至1650美元,只要油价不涨仍能维持;美东线运价约2500至2550美元,传出有特惠价2400美元抢货;欧洲线运价略微下调至约2500至2600美元,特价揽货加剧竞争。
在中美关税暂缓期二度延长后,市场原以为厂商手中递延的货量、圣诞节等年终拉货需求将释出,但目前看来货量仍不见起色。业界认为,货量不足有多种可能,包括货主已在6、7月提早发货,或是库存太高还在消化,美国关税通胀导致消费紧缩等。这也使得市场对9月初运价反弹的预期减弱,预计9月初集运公司会加大美国线减班安排和航线调整力度,阻止运价进一步下跌。
展望未来,市场人士指出,目前货量一般,预期之前提前拉货的终端产品逐渐消化,不排除9月会出现因欧美年底购物季备货需求的小拉货潮。由于中美关税休战到11月,未来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走向,将对全球供应链布局、贸易流向与运价形成关键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