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2日,白宫。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见日本首席关税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后,在Truth Social平台郑重宣布:美日达成“史上最大”贸易协议。
这场持续数月的贸易博弈,在距离8月1日关税大棒落下仅剩9天的时刻达成妥协。特朗普宣称的“15%对等关税”虽低于此前威胁的25%,但依然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,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更成为这项协议的重量级筹码。
最后一刻的妥协
7月8日,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。在致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信函中,他威胁从8月1日起对日本输美产品征收25%的关税,这比他4月2日“解放日”宣布的24%关税还要高出一个百分点。
“请理解,25%这一数字远远低于消除我们与贵国之间贸易逆差所需的水平。”特朗普在信中这样写道。这一威胁让日本汽车业陷入恐慌——汽车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28.3%,2024年出口总值约500亿美元。
贸易谈判随即进入紧急状态。日本经济已因关税阴影蒙上阴霾,日本央行6月下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至0.6%。在7月22日的白宫会谈中,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亮正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进行了约30分钟的最后磋商,最终敲定了协议框架。
“贝森特暗示‘谈判进展非常顺利’。”一位观察谈判进程的日本官员透露,刚刚经历参议院选举惨败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政府,将此次贸易谈判视为维持执政的重要筹码。
协议三大核心内容
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热情洋溢地宣布:“我们刚刚完成了一项与日本的大规模协议,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。”这份协议包含三大核心内容:
第一,关税安排。美国将对日本输美商品征收15%的“对等关税”,远低于此前威胁的25%税率。作为交换,日本将对美国汽车、卡车、稻米及部分农产品实施零关税待遇。
“一年前,15%的关税水平会令人震惊,今日我们却松了一口气。”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·雅各布森的评论道出了市场的普遍感受。
第二,投资承诺。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,聚焦汽车制造、能源及半导体产业。特朗普特别强调美国将获得其中“90%的利润”,但未具体说明利润分配机制。
第三,市场开放。日本同意对美国汽车及农产品开放市场,结束对美国稻米数十年的进口限制,并允许美国SUV及卡车进入其市场。特朗普宣称这将为美国创造“数十万个就业机会”,特别是在汽车及农业领域。
对于美国而言,这项协议意味着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。美国商会估计,若5500亿美元投资落实,2026年可创造约20万个就业岗位。密歇根州的汽车工人和爱荷华州的农民将成为直接受益者。
对日本而言,协议是一把双刃剑。一方面避免了25%的灾难性关税;另一方面,15%的税率仍对汽车业构成严峻挑战。丰田预计2025年利润因关税将减少8%,日产已考虑将部分生产线移至美国以规避关税。